86版小学语文第二册_教版语文第二册《春笋》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 2015-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语文说课稿】

重庆市巴蜀小学 练春春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春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开篇之作,它描写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和后面四篇课文共同描绘出一幅春景图,体现出新教材新、实、简、美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学会4个偏旁部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能力目标: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之美。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二.媒体设计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通常以单机操作、单线型课件形式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课件有局限性,往往一位教师用了,其他教师就无法使用,使用不当甚至会造成一种新的满堂灌--"电灌"。 新时期,新课程,新方式,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提出了新课题。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春笋》的教学中以网络为平台,设计了春笋的课程资源网页。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生字学习、图片欣赏、课文动画、相关资料、展示舞台、小小论坛共六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多层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
   三、 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图象激趣,温故知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可爱的生字娃娃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扫除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通过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进入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下面,我将以三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
   案例1: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为了便于学生将语言特征和事物表象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情景:早上,爸爸妈妈是怎么唤醒你的?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理解"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体会春雷对春笋的关爱,并通过想象春笋听到呼唤时的心情,感受春笋对春天的憧憬和热切向往。
   案例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画演示春笋怎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情境啊!它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主动观察春笋破土而出的过程,从而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根据画面理解冲破、掀翻、冒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突破重难点。
   案例3:
   实物和图片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春笋的外形特点,促使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春笋长得 "像嫩生生的娃娃"。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 
   下面这个动画则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磁场",它通过模拟春笋在春风、阳光、春雨里向上生长。促使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春笋向上生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从而实现能力和情感目标。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以上三个案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多边互动,形成多维度的良性循环,有力的突破了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资源,拓展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一环节中,整合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
   案例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图片、文字资料,在相关资料中登陆《中国竹笋网站》进行搜索查找,并在课堂上讨论展示。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开阔学生视野,播放视频《笋和竹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春笋是竹子的嫩芽,肉质鲜美,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而竹的高风亮节,则得到了人们的讴歌推崇,早在新石器时代,笋和竹就进入了炎黄子孙的衣食住行,所以,我国又以"竹子文化国度"享誉世界, 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渗透整合,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案例2: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运用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迁移训练。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把课堂教学拓展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3:新大纲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良好的语感。视频《春到人间》展示出春天的美景,并同时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你看,这是淙淙的春水,初融的春雪,阵阵春雷带来了春雨,春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大地春暖花开,有红的、白的,真是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真是春色怡人啊!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笋美、景美、人美、春更美。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教师及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能够加深对教材的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5、网上交流,反馈总结。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要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我要发言以留言板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协商交流的空间,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以情为点,表现出笋美,春美的主题。 春 笋
   六、教学总结 
   《春笋》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质疑探索;处理信息,拓展学习;网上讨论,评价总结,最终达到知识建构的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yuwenshuokegao/32227.html

  • 【乡下人家说课设计第二课时】《松鼠的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的尾巴用处真大:像一顶降落伞,可以使松鼠从高处往低处跳时不受伤,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作被子。课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学会请教别人作文_《学会请教别人》说课设计

    江苏 于爱芬 --------------------------------------------------------------------------------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中请教别人的方法及要求。在训练的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女生爱吃的水果|《爱吃的水果》(口语交际)说课设计

    1、 说教材《爱吃的水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本课是通过实物或挂图及投影片,让学生运用普通话,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同学们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样子、颜色、味道讲给同学们听。(2)评出一两种最受同学们...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问路》txt】《问路》说课设计之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问路指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听说课,也是这一册中最后一次听说训练。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  本学期听说训练的要求是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内容,并学会简单交际应用中的应对用语。《问路》则是延续《打电话》后第二...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伟大的友谊》课文原文]《伟大的友谊》说课设计(校长说课比赛一等奖)

    一、“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  关于课题的解说:所谓“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教学。  该课题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心理学、哲学、美学、现代“三论”、全息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研究目标。具体操作为:  寻找支点...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稿_《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计之一作者:高晓勤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草原说课稿部编版]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二册 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下面我将《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向大家做一汇报。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1 、使学...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_《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一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有趣的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旬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理解词语和旬子的基础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时为基础训练:,初步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这个说话要求作准备,更为以后学习复杂的看图学文打下基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项脊轩志》说课稿】《项脊轩志》说课教案(教师中心稿)

    joan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项脊轩志》,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人教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