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阿长与《山海经》说课

高中语文说课稿 2015-08-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语文说课稿】

 

     阿长与《山海经》是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二单元第一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记实性文章。它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阅读共6个单元30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5课。教材要求:每课一般用2—3课时。课文前面有提示,后面有练习。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练习的意图分别为: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的精妙之处,通过动口动手来应用课文中学到的东西,通过联想、比较等进行扩展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就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这一意图。根据上述意图,确定:

文章的学习重点

除字、词外,还应掌握:

1、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风貌的写法

2、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材料选择合理,详略得当

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字词的含义,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再说教学对象学生,由于在初一年级的记叙文学习中就接触了“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学习了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手法;学习过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总之,具备了学习记叙文的一定基础。再加上本篇文章写的是鲁迅童年的家庭生活,十分富有生活情趣,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无论成绩好坏的学生,只要教师引导、启发得当,他们都有兴趣去阅读探讨,在阅读探讨中,学到写人叙事抒怀的方法,获得能力。

根据上述情况,我采用的教法是讨论法。

理由有三:

其一、讲授法是单向信息流动,谈话法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比讲授法好。而讨论法是老师学生相互提问,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信息流动是多向的。

其二、因为初中语文新大纲十分注重健全人格的教育,把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并将这一教育理念形成血脉,渗透于各章节里。大纲还针对现行教学中照标准思维,照标准作答,规定了这样就只能这样,尽管那样也行而决不做另一种选择的时弊,在教学方式上提出“要提倡灵活多样”,“尤其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其三、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感悟,通过归纳,获得能力。

教学步骤: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在初一年级我们学过的文章《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吗?里面有个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鲁迅先生还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即本文。在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全面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0分钟)

三、学生复述故事,讨论探究。

1、复述课文,既可以全文复述,也可以部分复述。目的在于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大约需要5分钟)

2、讨论探究;

a、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什么?

b、每件事表现了阿长怎样的特点和品格,分别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思想感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本课重点)

c、作者先写讨厌、憎恶,但结尾又写“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作者眼里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难点)

三个问题,紧扣课文重点、难点,虚实相间,层层深入。同时,三个问题的设置,如同“一缕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创设了一个活拨有序,实在多变的教学空间,自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快进入讨论。

学生讨论分小组进行,每组指定一个人负责,组与组之间又可以交流,学生可以下座位,有结果的小组可以派人上讲台写在黑板上,其他的人又可以派人去改,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总之,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最后,老师引导完成三个问题:

(1)       写的几件事      (2)文章的线索,作者的感情变化

a、爱说闲话                  →不大佩服、

b、“大”字睡相              → 讨厌、不耐烦-

c、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 非常麻烦

d、“长毛”的故事           →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讽刺)

e、买《山海经》            →产生新的敬意(买书)

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找出文章写的几件事之后,整体感知全文,看看作者用笔的重点是什么,(买《山海经》)也是感情的重点,自然是详写的内容。同时找到作者对每一件事的感情态度,即上述板书内容,巧妙的让学生悟到: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际上就是:

(3)“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对比互衬中刻画人物形象。(难点突破了)

阿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可让学生根据几件事讨论归纳,不要求全面,说到一点就表扬。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这个内容大约花20分钟。教师要注意在讨论无结果时,不着急,不急给答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放飞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形成的规律,在讨论中主体感知,感悟,形成能力。

新大纲张扬“放飞学生个性”这一教育理念,也是对历史、现实和将来作深刻思考的结果。过去,我们教育领域自古以来师生等级森严,师道尊严成了学生人身自由、身心发展的“金箍”圈,教师咳唾成珠,金科玉律,学生只好垂手听命、仰承恩泽。教师按自己理想的模式去塑造人,那过度的期望,过度的干预,过度的包办,威压着学生的个性自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离开僵化就走向灵活,离开依赖就走向自主,离开戒备就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束缚就走向一种创造性。”讨论给了学生自由,也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

第二课时

任务:

指导学生学习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刻画人物较精彩的句子,独立思考,进行评、点、批、注。然后各自发表见解,进而归纳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例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吃福橘的片段、恭喜恭喜、大家恭喜-----)

细节描写(睡觉时的大字),体会长妈妈愚昧、善良、质朴、约带粗野的劳动妇女特征。

语言:有的含蓄幽默,有的质朴

例如、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神力”愚昧迷信的苦笑,善意的讽刺、寓庄重于诙谐;吃“福橘”的片段中,体会长妈妈愚昧迷信的背后实质是对孩子健康的祝福;结尾买《山海经》,表现长妈妈关心爱护青少年,仁慈的美德------

总之,一切让学生去体会,归纳。获得能力。

迁移巩固:作业

课后练习四,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付:

板书设计(实际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写的每一件事,归纳出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几件事归纳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同时也是现实人物的真实性)。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内容(几件事)                       人物性格特征

a、爱说闲话 (表现阿长)    →         饶舌、多事

b、“大”字睡相                         令人讨厌、憎恶

c、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有许多繁文缛节

d、“长毛”的故事                       愚昧、无知、淳朴

e、买《山海经》(详写)      →         热情、乐于帮助别人

总之(归纳):长妈妈是——劳动妇女

刻画人物:“先抑——后扬”,对比、互衬

                      

评价意见:

教材把握好,教学重点确定恰当。尤其在以下两大方面很值得肯定。其一,教学设计处处考虑到学生实际,着眼于“放飞学生个性”:采用“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形成多向信息交流,便于学生通过相互启发、感悟提高,并发展健康个性,教学步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着眼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步骤”中多处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板书依据学生归纳、提炼而成,板书展开程序体现学生把握作品人物性格特征过程。其二,理论依据比较充分,并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部分内容中,较好地解说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主要教学环节的理由,有说服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yuwenshuokegao/32138.html

  • 【乡下人家说课设计第二课时】《松鼠的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的尾巴用处真大:像一顶降落伞,可以使松鼠从高处往低处跳时不受伤,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作被子。课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学会请教别人作文_《学会请教别人》说课设计

    江苏 于爱芬 --------------------------------------------------------------------------------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中请教别人的方法及要求。在训练的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女生爱吃的水果|《爱吃的水果》(口语交际)说课设计

    1、 说教材《爱吃的水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本课是通过实物或挂图及投影片,让学生运用普通话,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同学们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样子、颜色、味道讲给同学们听。(2)评出一两种最受同学们...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问路》txt】《问路》说课设计之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问路指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听说课,也是这一册中最后一次听说训练。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  本学期听说训练的要求是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内容,并学会简单交际应用中的应对用语。《问路》则是延续《打电话》后第二...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伟大的友谊》课文原文]《伟大的友谊》说课设计(校长说课比赛一等奖)

    一、“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  关于课题的解说:所谓“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教学。  该课题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心理学、哲学、美学、现代“三论”、全息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研究目标。具体操作为:  寻找支点...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稿_《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计之一作者:高晓勤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草原说课稿部编版]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二册 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下面我将《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向大家做一汇报。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1 、使学...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_《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一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有趣的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旬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理解词语和旬子的基础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时为基础训练:,初步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这个说话要求作准备,更为以后学习复杂的看图学文打下基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项脊轩志》说课稿】《项脊轩志》说课教案(教师中心稿)

    joan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项脊轩志》,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人教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