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说课稿范文]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说课稿 2015-06-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和团运动》,它选自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是该节的第一节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终结。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它的失败又开启了下章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养“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认识“农民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情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lishishuokegao/30693.html

  •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知识点总结]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本课之前,学过两汉的主要统治政策,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课之后,将要学习两汉的民族关系、对外交流、文化情况,而这些都深深受到经济的影响。所以学好本课可以更好地理解前面的内容,...

    发布于:2015-06-16

    详细阅读
  • 辛亥革命后中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思想目标:要求学生认识:(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一次反帝反...

    发布于:2015-06-16

    详细阅读
  •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对教材的总体把握: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本课内容属于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讲授本课时应注意匈奴...

    发布于:2015-06-16

    详细阅读
  • 初中历史美国内战说课稿|历史说课稿《美国内战》

    我就这节课的内容从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教学意图等方面简单地作些说明: 一、教材分析: 《美国内战》一课在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介绍了独立后的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激化,内战爆发概况及其结果。其中领土扩张和内战是重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问题是难点。基于当今历史课...

    发布于:2015-06-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