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视顺序安排不恰当的是|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

八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2013-0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最好的说明顺序,就是最容易让人明白的顺序。

要使人易于明白,说明文可采取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总说”就好比公园入口处安置的游览示意图或路标,看似无关紧要,可要是没有它,游客就难免走冤枉路,甚至还可能把最美的景致给错过了。“分说”就好比先给游客看过游览示意图,再选一条最便捷的路径带他们走一遭,把公园的美景逐一指点给他们看,解说给他们听,这样,游客自然就一览无遗了。

叶圣陶就是这样一个好“导游”。他在《苏州园林》中一开始就告诉“游客”:“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游客”一下子就记住了苏州园林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构图美。接着,这位尽责的“导游”又将这幅“完美的图画”的各个局部一一指点给大家:你们看,这园林要求的是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这是美术画的构图啊!那假山和池沼绝少人工的痕迹,野趣盎然;那树木花草俯仰生姿、错落有致。还有那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就使画面有了立体感和纵深度。再往细处瞧!那阶砌旁的爬山虎或蔷薇木香,窗门外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像不像画面上的几笔补白?那门窗上的雕刻,工细而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在自然之趣中又显出几分典雅华丽。还有建筑物的色彩,以浅淡为基调,与草木、花卉相映衬,使得画面既柔和素雅又清新明丽。听了这番介绍,“游客”自然是心领神会,“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学习安排说明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说明的目的不同,自然“总说”“分说”的内容(角度)和说明的顺序也就不同。

如果目的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总说”“分说”的内容就得围绕着发展变化进程的特征来写,各个“局部”就体现为一种“时间”关系,可采取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的说明顺序(以“时间”为序)。《中国石拱桥》的目的是要说明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自然就得选择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详略得宜地进行“分说”。

若解说的是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总说”“分说”的内容就要表现事物的位置、状貌特征,其“局部”势必体现为一种“空间”关系,就可根据各个“局部”的方位或形貌特征来安排顺序(以“空间”为序),如由近及远、由前而后、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由大到小(也可能相反)等。

为了阐明某些操作性过程(具体的做法),就要以操作步骤为内容,按承继关系安排顺序(以“程序”为序),产品使用说明书、工艺流程说明书等就是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此类说明可以取“条款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以对事理性质、内涵的解说为内容,“局部”之间便相应地体现为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分说”一般可以按照其因果、主次关系等来安排顺序(以“逻辑”为序)。《死海不死》就是既采用因果关系又采用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的。先是作“由果及因”的说明:“死海不死”原因是“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死海形成的原因,一是传说中的“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二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真正的原因)。从整体上看又是作“由主到次”的说明:主要说的是死海不死和死海形成的原因,次要说的是死海的开发利用及死海的未来。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中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交错的。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应视具体的说明需要而定。

对不同事物的说明,其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内容、顺序也就不同,这想必已很清楚;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所确定的具体目的也可能不同,采用的内容、顺序自然也各不相同,这个道理同学们一定也能领会。

最恰当的说明顺序,就是条理清楚,能顺畅便捷地达到说明目的的顺序。


作文参考题目

1以学校为说明对象,写一篇有“总说”有“分说”而顺序适当的说明文。

提示:确定说明的目的是写好说明文的第一步。要是目的不清,必定“说而不明”。说明的目的清楚了,才谈得上说明什么和怎么说明。以学校为说明对象可选择的说明目的很多,要选择的说明目的应是读者最想要了解的。先征求父母或朋友的意见,然后确定你的说明目的,再考虑“总说”“分说”的内容和恰当的说明顺序。

2给本地的一处旅游景点或自然景观确定两个不同的说明目的,分别考虑如何“总说”,再明确“分说”的内容和顺序。

提示:试想,要是叶圣陶写《苏州园林》的目的是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史或苏州某一处园林建造的背景情况,在写法上是否要有所不同呢?说明本地某旅游景点或自然景观,先考虑确定哪两个说明目的为宜,辨析其中的差异,再考虑在各自的目的下该说些什么和应按什么顺序说,列出两篇说明文详细的写作提纲。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dianzijiaocai/4479.html

  • 【15天天气预报】15 喂——出来!

    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 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有一个村庄遭到了台风的破坏。不过,损失还不太严重,仅仅是村外山脚下那座小小的庙被台风连根端跑了,并没有伤什么人。 第二天早晨,村里人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便纷纷议论起来。 “那座庙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呀?” “谁知道呀,正是年代很久了。” “必须赶快重新建造一...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10元芯片卖400元】10 吾家有女初长成

    程乃珊 从来不在文章中写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曾几何时,女儿在报上竟也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倒出乎我的意料。我是在女儿寄给我剪报时才发现她发表文章的。“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我问她。“早告诉你,你一定要拿去修改,早晚会被你弄得面...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古代诗五首|30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赤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24节气表]24 短文两篇

    阅读提示 这两篇短文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前者写静物,荔枝的形、色、香、味可触可感;后者写动景,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历历如在眼前。 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 枇杷禅院连亘市肆荔枝图序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10元芯片卖400元]10 组歌(节选)

    浪之歌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这似银的泡沫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表】26 陈涉世家

    司 马 迁 阅读提示 本文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塑造了起义领导者陈胜的光辉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来把握事件的全局;要着重领会陈胜说的那几段话的内容,认识他在事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辍 苟 適 次 度 唱 罾 间 素 笞 借 第...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石榴的功效与作用】石 壕 吏

    杜甫 ...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方法交流活动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情况,相似的年龄、相同的智商,学习效果却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突出,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则学得十分吃力,成绩平平,事倍功半。学习是否得法往往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如同获...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 1升等于多少斤|1 苏州园林

    叶圣陶预习提示 苏州园林现存近二百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阅读课文,要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想一想,文中提到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还要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朴实的...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